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癤病怎麽治療

癤病怎麽治療

癤子,夏天尤其多見,俗稱“暑癤”。中醫認為是毒侵入皮膚而發病,屬於瘡瘍熱證,所以又稱“熱癤”。細小如釘而反應較重的癤子,則稱為“疔瘡”。癤子隨處都可發生,以頭、面、頸、背、臀等處最為多見;疔瘡主要見於顏面及手指、足趾。

癤子初起時如黃豆大或梅子大,發紅,發熱,又腫又痛,逐漸向四周擴大。數天後,在中央出現壹個黃白色的小膿頭,潰破出膿後就逐漸愈合。但是往往這裏好了那裏又發,頑固難愈;特別是當病人正氣虛弱,或擠壓癤子,還會引起“瘡瘍內陷”,“疔毒走黃”,也就是敗血癥。所以,不能忽視對癤子的預防和治療。

預防癤子要註意皮膚的清潔衛生,否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膚腺及皮下組織,就會化膿而發病。

用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綠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飲用,也有助於預防癤子的發生。在暑天也可以少量服用六神丸。

壹旦發生癤子,宜內外兼治。內服清熱解毒中藥,可用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馬齒莧各15克水煎服用。

外敷清熱解毒中藥,可用新鮮馬齒莧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敗醬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葉60克,加少許食鹽,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2~4次,對尚未化膿的效果較好。已經化膿的,須癤腫成熟潰破,膿液流出,才能逐漸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