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是,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在祖墳前用竹子和紅紙綁上燈籠,點燃中間的蠟燭燃盡。元宵節的壹般習俗是賞燈、猜燈謎、吃湯圓、舞獅。
掛燈籠是山西人慶祝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形式。元宵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掛著各種各樣的燈,從14號到16號,每晚都開著各種各樣的燈。燃放煙花是山西人元宵節最喜人的活動。元宵節晚上會在廣場上燃放煙花,全家人會走到街上去看美麗的煙花。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除了大燈籠,還有“放天燈”的習俗。這種習俗歷史悠久。根據歷史記載,這是在唐朝完成的。“帶燈小籠包”流行於陜西銅川。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在元宵節期間,各家各戶都會在家裏擺香案,點蠟燭,放鞭炮。屋內各處都點著燈,燈的旁邊放著各種各樣的花包子,叫做“有燈籠的燈籠”。
杭州傳說正月十五是上天保佑上元百姓的日子,吃素念經,爬去吳山祭拜。海寧元宵節最著名的是精致的菊花燈籠。上虞縣不到元宵節晚上要在平臺上比拼武術。在建德縣,如果有人有了新的妻子,元宵節就要擺酒祭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