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是60歲。
把六十歲及以上的老人稱為花甲之年,這壹名稱的來歷與我國古代的幹支紀念法密不可分。
花甲:舊時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壹花甲,亦稱壹個甲子。花:形容幹支名號錯綜參差。
古代年齡稱謂
繈褓則指不滿周歲;
孩提則指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則指男孩八歲;
總角則為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則指兒童;
始齔、髫年指女孩七歲;
黃口則為十歲以下;
幼學指十歲;
舞勺之年,則為十三至十五歲;
誌學則為十五歲;
及笄之年指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指女子十六歲;
舞象之年為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則為二十歲;
而立之年,則為三十歲;
不惑之年為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為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即為六十歲;
古稀之年為七十歲;
杖朝之年為八十歲;
耄耋之年為八十、九十歲;
期頤指百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