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陰虛火旺屬虛火,多由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陽亢,則虛熱虛火內生。壹般來說,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虛熱征象。而陰虛火旺,其臨床所見,火熱征象則往往較集中於機體的某壹部位。如陰虛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幹唇燥、骨蒸潮熱、顴紅,大便幹結,小便短赤等,均為虛火上炎所致。
陰虛火旺往往病勢緩慢,病程較長,其臨床主要特征為五心煩熱、顴紅、失眠盜汗、口燥咽幹、眩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陰分的主要功能,除了滋養、濡養各臟腑組織外,還負責制約陽氣,以免陽氣外露。陽氣是以熱、動、升為特點,陰分則以寒、靜、降相對應。若陰分虧虛,無力制約陽氣,人體會出現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所謂“陰虛則生內熱”。《內經》:“年過四十,陰氣自半。”隨著年紀長大,或熱病之後,或房事不節等,均易耗損真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