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花雕,因酒壇外彩塑而得名,色彩斑斕,圖案瑰麗,題材多樣,有四季花卉,有鳥獸,有歷史典故。她不僅為紹興黃酒增添了誘人的裝飾,也為紹興這座古城套上了獨特的光環,揉合了紹興濃郁的民俗風情,展現了壹幅引人入勝的畫卷。紹興花雕由中國古代女兒酒演變而來。
早在宋代,酒鄉紹興家家都有釀酒的習慣。每當壹戶人家生了女孩,在月圓之際,就把最好的黃酒裝在陶罐裏,密封起來,埋在地下貯藏。女兒長大出嫁,會把埋在地下的陳年老酒拿出來,請當地的民間藝人把酒壇塗成紅綠色,寫壹個大大的“喜”字作為結婚禮物。人們稱之為“女兒壇子”。這壹習俗代代相傳,成為紹興地區不可或缺的民俗。
明清時期,女兒缸上出現了彩色水墨畫,“畫缸”應運而生,缸外有色塊裝飾和平面繪畫,很受歡迎。打開清朝的《征途》,裏面有“最有名的女兒酒,相傳壹個富家子收養了壹個女兒,初壹月亮,開了好幾個壇,直到這個女人出去了,就是用這個酒娶的。其壇常以畫記,謂之“花雕”。可見,最遲在清代,彩繪酒壇改名為“花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