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又稱日本血吸蟲病或日本血吸蟲病,是壹種人畜共患病。它是由寄生在哺乳動物和人類門靜脈系統小血管上的日本血吸蟲引起的疾病。
成熟的尾蚴從螺體內逸出,進入水中。當遇到確定宿主時,壹般通過皮膚感染,或通過口腔黏膜或胎盤感染,隨血流在肝臟門靜脈和腸系膜靜脈定居,發育成成蟲。從尾蚴侵入最終宿主到產卵,壹般需要30~40天。當尾蚴鉆入皮膚時,可引起皮炎、瘙癢和丘疹,當幼蟲遷移到肺部時,可引起咳嗽。成蟲的產卵期表現為情緒低落、體溫升高、食欲不振、消瘦、貧血、急性腹瀉和含粘液的血便。當出現肝腫大或肝硬化時,會引起腹水。犬嚴重感染時,多為急性,預後差。
治療方案
治療原則是驅蟲,防止繼發感染,治標。
【處方1】吡喹酮,犬:10 ~ 30mg/kg,口服/皮下註射,1次。
[處方2]己氧基對二甲苯/雪芳846,犬:50mg/kg,口服,1次/天,共10天。
對癥治療。嚴重貧血的犬貓,可以輸血治療;出血嚴重的患病動物應使用止血藥。
體弱的動物要加強營養,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