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幹香味醇厚,耐貯藏。菜料主要有大葉芥、花葉芥和雪裏蕻3個品種。並且有芥菜幹、油萊幹、白菜幹之別,
做法:
(1)梅幹菜是用莖用、葉用芥菜或雪裏蕻腌制發酵後,再經曬幹的成品。秋末冬初,菜園裏的芥菜抽了苔,姆指粗細,頂帶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
(2)摘下菜心,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盆裏,撒上鹽,用手揉搓,等滲出壹些菜汁時,便裝入陶甕,碼放壹層撒壹層鹽,裝滿後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甕口封嚴。(3)過了十天半個月,取出曬幹,便成職色澤金黃,鹹酸味甘的梅幹菜。
梅幹菜有很多的營養價值,油光黃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故慈溪人、紹興、余姚居民每至炎夏必以幹菜燒湯,其受用無窮也,至於“黴幹菜切肉”更為紹興特色菜肴,已入《中國菜譜》。
在腌菜中,黴幹菜營養價值較高,其胡蘿蔔素和鎂的含量尤顯突出。其味甘,可開胃下氣、益血生津、補虛勞。年久者泡湯飲,治聲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