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姆渡遺址的第壹次發掘報告,早在7000年前,古代先民就已經用單木雕刻出木船,並用木槳劃動。《淮南風俗訓》中有“胡人方便馬,越人方便船”的記載。在中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的人們經常使用船只作為生產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過程中,比較魚的捕獲量,閑暇時相約劃船比賽,這就是古代賽馬的雛形。
據專家考證,賽龍舟的前提條件壹定是在盛產水稻、河流港口眾多的地區,這是中國南方的特色。在古籍對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實際上,中國南方的吳越壹帶直到東漢時期才得到開發。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節的習俗最初可能只流行於長江下遊的吳越民族,後來吳越文化逐漸與中原文化融合,這壹習俗傳播到長江上遊及北方地區。
近年來,盛傳龍舟起源於湖南西北部的沅陵。在反映中國龍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龍舟歷史淵源的《沅陵千年龍舟》壹書中,匯集了104位作家學者對沅陵龍舟的精辟論述。這些文章科學系統地論證了沅陵傳統龍舟的起源,記錄了沅陵龍舟賽的規模和船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