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24節氣中的13節氣,是秋季的第壹個節氣,每年公歷8月7-9日。此時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經度135。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四季“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閉,陰氣漸長,陽氣漸轉陰的節點。
立秋,也意味著降水和濕度,處於壹年的轉折點,有下降或減少的趨勢;在大自然中,壹切都開始從茂盛成長到成熟。立秋並不意味著極熱的天氣結束了。立秋還處於暑熱期,暑熱要到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才出來。初秋天氣還是很熱。
所謂“熱在三伏”,也叫“立秋後降”,立秋後至少有“降”熱天氣。按照“三伏天”的計算方法,“立秋”的日子往往還在三伏天中期,也就是說,酷暑並未過去,真正的涼爽通常在千年節氣之後到來。酷暑的分水嶺不在立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