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苦、寒。入肺、胃經。
【主治】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主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瘙癢,瘡腫。
劑量:口服湯劑6-12g。
通用兼容性:
1,風熱感冒,常與金銀花、桔梗配伍。
2.風熱或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常與薄荷、金銀花、桔梗同用。
3.熱毒瘡痄腮常與連翹、板藍根、紫花地丁同用。
精選處方:
1、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牛蒡子12g、炙甘草、升麻、射幹各3g。研末,每次9克,水煎。
2、風熱感冒:牛蒡3g,地。熱酒混衣。
3、腮腺炎腫痛、斑疹:牛蒡子、柴胡、連翹、川貝、荊芥各6g。用水煎服。
4.風腫斑、中毒性腮腺炎:牛蒡子、玄參、僵蠶、薄荷各15g。在研究結束時。每次9克,用開水沖服。
其他功能:根能散風清熱,消腫解毒;莖葉可祛風清熱,消腫解毒。
禁忌:脾虛便溏者禁用。
根據《新中草藥顏色圖譜》和《新中草藥顏色圖譜》進行鑒別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