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的建成徹底結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改善了林縣人民惡劣的生存環境,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運河”、“幸福運河”。
擴展數據:
紅旗渠工程1960年2月開工,支渠配套工程1969年7月全面竣工,歷時十余年。
它以張卓為源頭,在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後碧斷層處築壩,將漳河水引入臨縣(今林州)。臨縣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施工條件下,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奮戰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在險灘峽谷中,每座山挖坑,每條溝架橋,平整1,250座山頭,架設1座渡槽,挖掘21,654,38+。
如果把這些土石屏障建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以貫穿祖國的南北,把廣州和哈爾濱連接起來。
臨縣人民在這項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建設中,鍛造了壯麗山河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不僅僅是壹個水利工程,它已經成為壹個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