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有著強烈的苦味,但它仍然受到大眾的喜愛,不僅因為它有著普通蔬菜無法比擬的神奇功效。苦瓜雖然苦,但它從不把自己的苦傳遞給“別人”。比如魚用苦瓜煮,魚塊不苦,所以苦瓜又被稱為“君子菜”。
清代初學屈大均在《粵新話》中稱贊苦瓜為“君子菜”,說它“味道很苦,但和別的東西壹起煮。其他事苦,苦而不苦,故有君子之德。”可以說苦瓜是壹種獨特而包容的食材。
苦瓜的歷史
苦瓜在印度、日本和東南亞栽培已有很長時間。它在17世紀被引入歐洲,主要用於觀賞。中國明代朱所著《救荒本草》(1406)中就有苦瓜的記載。明代徐光啟寫的《農政全書》(1639),裏面提到南方人很吃苦瓜。說明當時苦瓜在中國南方廣泛種植,現在分布在中國各地。
苦瓜因其味而得名,苦字不好聽。廣東人也叫苦瓜(廣東人不叫苦瓜,叫苦瓜,後來外國人或外省人來廣東後就叫苦瓜)。苦瓜形狀像腫瘤,也叫瓜;瓜面有皺紋,像荔枝,所以又叫錦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