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柄長3-8厘米,有縱條紋,無毛,基部有托葉;小葉3-5片,幼株通常3片,膜質。中央小葉卵圓形至長圓形,長8-12厘米,寬3-5厘米。最外面的壹對側小葉呈橢圓形或菱形,長2-4厘米,寬1.5-3厘米。
頂端長而漸細,基部寬楔形,下傾,邊緣呈鋸齒狀,齒尖,上面散有少量剛毛。剛毛長約1 mm,下部無毛,側脈5-6對,兩側明顯,網脈不明顯;葉柄長0.5-2.5厘米,側生的較短。
擴展數據:
野山參的藥用價值在《神農本草經》中有記載,“養五臟,寧神,定魂,止驚,祛邪,明目,使人樂而學,久服延年益壽”。《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將野山參稱為“神草”,意為“人參可治男女諸虛癥,發熱自汗,頭暈目眩”。
野山參特色鮮明,體細膩,五形俱佳。“野靈氣”精瘦有力,堅實細膩,長彎繞龍蛇而舞,珍珠突出,蘆頭長,蘆齒圓。自古以來,歷代帝王都稱贊它,對它情有獨鐘,是對皇室的壹種禮贊。
百度百科-野山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