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有河豚毒素(TTX),河豚毒素是壹種神經毒素,如果人們食用0.5毫克-3毫克的海豚毒素,就會死亡。該毒素耐熱,在100℃下8小時不能被破壞,在120℃下1小時才能被破壞,也不能被鹽漬或日曬破壞。有人測過河豚毒素的毒性,毒性是氰化鈉的1250倍。
河豚最毒的部位是卵巢和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河豚的毒性也與其繁殖周期有關。春末夏初帶卵的河豚毒性最大。這種毒素會使人神經麻痹、嘔吐、四肢發冷,然後停止心跳和呼吸。
河豚的生活習性
1,腹脹習慣
河豚胃的壹部分形成了壹個特殊的囊袋,壹般稱為充氣囊或氣囊。它可以吸入水和空氣,在沒有肋骨的束縛和皮膚強大的收縮性下,可以給腹部充氣。
這種習慣與主動自衛和威脅敵人傷害有關,也有裝死逃避敵人傷害的作用。
壹般腹部皮刺發達,背部稍差,尾部幾乎沒有。這些皮膚刺可以增加腹部擴張時的防禦效果。
2、鉆孔習慣
河豚經常腹部朝下“坐”在海底,左右劇烈晃動身體,推開海底的沙子,用尾巴把沙子鋪在身上,埋在沙子裏,露出眼睛和背鰭。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