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路:主要寫如何包粽子。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首先要準備粽子葉,做粽子用的時候叫粽子葉。二是準備粽子裏面的餡料,把餡料放在粽子的葉子裏,然後用線包起來,粽子就包好了。正常的粽子葉應該是黃綠色,略老。
包好的粽子有粽子葉的味道而不是其他的怪味;如果煮粽子後水呈淡黃色,說明粽子的葉子沒問題,否則就不要吃粽子。
粽子簡介:
粽子是用粽子葉包糯米蒸的。柊葉和箬葉包在米飯裏煮熟,尖尖的像心形,叫做“粽子”。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味道上來說,粽子可以分為鹹粽子和甜粽子。北方的粽子多為簡單的白米、紅豆、棗蘸白糖,多見於斜隅或三角形。
南方粽子風味豐富,有鮮肉、豆沙、蛋黃、排骨、蜜棗、蓮蓉等,形狀多體現地域特色。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大,呈斜四邊形或三角形。壹般市場供應的產品多為湯圓。在農村,人們仍然習慣於吃粽子。北京粽子黏、韌、香、獨特,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少數還以果脯為餡。老北京餃子的葉子壹般是蘆葦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