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秦朝時就很有名,至今還保留著許多詩詞、石刻和名勝古跡。在明朝嘉靖年間,這裏已經被開發成全省第壹個溫泉旅遊區。
縣官,遠道而來的名士,都來到這裏,在溫泉中聚會,或吟詩作賦,或書寫筆記,書法的痕跡,古碑石刻,地方誌的篇章,如廣西桐城朱仙的《溫泉》,燕京狀元霍偉的《可愛的山水》,明代嘉靖大臣程文德的《沐浴釋石》等摩崖石刻和明代廣東禦史監。這的確是壹個溫泉休閑健身和遊覽文物古跡的好地方。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高州判郭(同安)題詞“感路方便”。此石雕面向古道,取“探路”之意,並有警示文字,似為警惕迷宮。
清朝康熙大將軍、燕京狀元霍偉的手跡是“可愛的風景”
清道光仁臣(1832)廣西桐城朱仙筆下的“溫泉”,身體矯健,風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