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種不同:鱘魚的種類很多,到目前為止,鱘魚有27種。其中常見的種類有西伯利亞鱘、達爾文鱘、小鱘、中華鱘、白鱘,可見鱘魚包括中華鱘。
2.分布範圍不同:大多數鱘魚生活在歐洲東部,這裏分布的鱘魚占世界鱘魚的大多數。中華鱘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雖然在其他國家也有分布,但數量很少。
3,稀有程度不同:鱘魚已經是比較高檔的食材,也比較珍貴。而中華鱘的數量就更少了,在我國已經被列為保護動物。
中華鱘的特征
中華鱘是鱘魚的壹種,但與其他物種相比,它們的數量較少,很多人稱之為“水中大熊貓”。中華鱘有洄遊習性。夏天和秋天,它們會從長江口外的淺海遊到長江。而且,它們會進入金沙江產卵,當幼魚長到15 cm時,它們會和幼魚壹起在附近海域遊泳。所以中華鱘是壹種生在江河,長在大海的魚。
中華鱘的特征是身體呈紡錘形,頭尖有長吻部,嘴前有四個口器,嘴位於腹面,有彈性,可拉伸成管狀。身體覆蓋著五行又大又硬的骨鱗,背部壹行,體側兩行,腹側兩行。尾鰭彎曲,側鰭基部寬闊,背鰭與臀鰭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