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癥是指外界細菌通過體表入口或感染入口進入血液系統,然後在人體血液中繁殖,並隨血流擴散至全身,後果嚴重。壹般來說,體表的導管或手術造口容易導致菌血癥。菌血癥患者常出現多個器官的急性轉移感染,出現各種急性感染癥狀。壹旦懷疑,應立即抽取血樣,壹旦確診,感染細菌的治療應立即與時間賽跑。菌血癥大多是細菌從局部病變進入血液,全身沒有中毒癥狀,但血液中可發現細菌。主要發生在炎癥早期,肝、脾、骨髓中的巨噬細胞可以形成壹道防線清除細菌。
敗血癥是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在其中生長繁殖並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嚴重全身性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的中毒性血液癥狀、皮疹和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計數增加。分為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和膿毒性敗血癥。治療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其他治療方法為輔。預防措施是避免皮膚和黏膜損傷,防止細菌感染。
菌血癥是細菌進入血液,不大量繁殖,不釋放細菌毒素。
敗血癥是細菌進入血液,繁殖並釋放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