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全穗由數輪至10輪宿萼和苞片組成,每輪有兩個對生苞片,呈扇形,頂端有尖尾,外表面有明顯葉脈和白毛。每個苞片有3朵花,多數花冠已脫落,花萼二唇形,裏面有4個小堅果,卵圓形,褐色,頂端有白色突起。它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耐寒,適應性強,但以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好。也可在旱坡、山麓、林側草地、路旁、田間種植,但不適宜在低塵、澇區栽培。生長在荒坡、草地、溪流、路旁等濕地,海拔3000米。
“夏枯草,硬而微寒。按書論功,多言解郁退熱,可治瘰癧、濕痹、夜痛等諸癥。,好像能清熱散寒。何舒也說,氣為純陽,肝血有補,所以不矛盾。已知氣雖寒,味辛,辛則散。其氣雖寒溫,雲能補血。基於熱郁肝經等諸證,此治無效,故可溶之。如果是內火,就不適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