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先生於1957年8月發表的《羊肝餅》壹文也記載:“壹件東西,產於中國,運到外國四五百年,再帶回來,卻換了壹副不同的樣子。凡事都是如此,但在對吃有偏好的事物上尤為明顯,比如著名的茶點“羊湯”,就是最好的例子。“羊湯”這個名字並不為人所知,直到最近在北京被仿制才出現在市場上。這不是羊肉做的湯,是素菜。它是由赤小豆制成,用糖精制,凝成塊,切成長條。所以實事求是的說,應該叫‘豆沙糖’才是正品。
日本文豪夏目·佐世木曾用優美的文字表達了他對羊肉湯的喜愛:“在所有的糕點中,我最喜歡羊肉湯。就算不想吃,光是表面光滑、致密、透亮的外觀就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尤其是泛藍的鋼化方式,就像是翡翠和壽山石的混合體,讓人感覺非常舒服。青瓷盤裏的青色羊肉湯,就像方出生在青瓷盤裏壹樣爽滑,讓人想伸手去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