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古代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
2.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邯鄲,被認為是趙的名字。
3.指邯鄲曲。
4.壹種米梁。
5.復姓。
漢朝第壹人:李
沖程:7
五筆:AFBH
筆畫數:1221152
丹部部長:陸
筆畫:10
傳統:丹
五筆:UJFB
擴展數據
來源:
1.漢有邯鄲之意。見同治宗親三。
2.《鮑照〈舞鶴賦〉文選》:“邯鄲敢為倫理,楊阿不可仿。”張西註:“邯鄲好歌。”見《邯鄲曲》。
3.《左傳·艾公元》:“夏、四月,齊侯、侯偉救邯鄲,圍邯鄲。
五只鹿。"
4.《漢書·地理誌》:“邯鄲北接卓妍,南接鄭魏,漳河之間壹大都會。”
5.陳清的《菩薩蠻給梁》中有句話:“
邯鄲春日青蔥,唱箏爭唱《唐村曲》。"
6.《管地工》:“五形,壯而堅。其種大而薄,莖葉似支撐點,其粟大。”郭沫若等學派引用王少蘭的話說:“這米蓋梁屬於...其種類有大有小,古人稱之為大邯鄲、Xi邯鄲。”
7.《朱念》:“六年,吾師伐邯鄲,取其首。我割邯鄲,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