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候雷乃發生”,雷鳴之後再過五日,看見閃電。雖說驚蟄有雷聲,可是真正多雨的時節是在春分,這個時候天氣轉暖,雨水增多,空氣潮濕,於是有二候“雷乃生”。
“三候始電”,由於雨量漸多,伴隨著的是雷聲和閃電。這時人們經常可以看見從雲間淩空劈下的閃電,古代的文人們將這些自然現象想象成有生命的神仙,寫進了作品中,於是在中國的文學上就出現了風師、雨伯、雷公、電母這些神仙的模型。伴隨著此時節氣開放的,是二十四花信風中的海棠、梨花和木蘭花。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春季第四個節氣。鬥指壬,太陽黃經達0°,於每年公歷3月19-22日交節。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春分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於黑夜,南半球與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