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糕又稱年糕,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也是陜西旬邑的著名小吃。除了元宵節,還有吃粘糕的人。粘糕是人們最喜歡的食物之壹。唐代名醫孫思邈《備急用,方藥食治》載“修身米,昧,微寒,無毒,清熱,益氣。”唐朝以後,元代元宵節也有吃餅的記載。
該粘糕制作方法如下:
用黏糊糊的小米粉發酵蒸。蒸之前,在發酵好的面團中加入壹定比例的熱面條和生面條,揉勻,用手揉成壹尺多長的圓條,在上面揉成小橫梁,放入鍋中蒸。粘糕吃的時候切成0.5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植物油炸,上面的小梁會變小變尖,像桃子壹樣。也可以和蜂蜜或者白糖壹起吃,口感更好。
快餐粘糕的做法如下:
將具有親水性的糖、糖醇或糖酯的壹種或多種混合物與酒精混合制成乳液,然後將乳液均勻地覆蓋在糯米、粳米粉或沈澱粉上,制成合適的形狀,在130~400℃的溫度下蒸熟,成為彈性好、粘度適宜的粘餅。所用的酒精是乙醇或甘油,含水的酒精比不含水的好。
加熱時,如采用過熱蒸汽,溫度應控制在150~200℃,高溫加熱時應控制在220 ~ 350℃。澱粉成型加壓加熱α-加熱後,應立即降至常壓,以保持黏餅呈優良的蜂窩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