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介紹如下:
黃桃罐頭是物資匱乏年代下的產物。“小的時候生病了,家裏人都會餵給我壹些黃桃罐頭吃,涼涼的,甜甜的,吃完會舒服很多。”對於很多東北人來說,發燒感冒時吃黃桃罐頭,已成為治病環節的壹部分,甚至可以戲稱為“東北玄學”。
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的水果罐頭貨架,其中黃桃罐頭已脫銷。 截圖自某社交平臺。然而事實上,感冒發燒吃罐頭,只是東北人民在物資匱乏年代的無奈之舉。早期的黃桃罐頭,也只是眾多水果罐頭中的“小弟”。
“小時候發燒感冒,醫生除正常開藥外,還會囑咐吃點水果罐頭,其實是因為罐頭裏含糖。”家住遼寧的邱女士告訴中新財經,“白糖有利尿等作用,有助於身體恢復,但在當時白糖很金貴,所以用水果罐頭來代替。”
在替代糖以外,水果罐頭又是新鮮水果的“替身”。過去東北水果稀有,幾乎只有蘋果、梨、桃子,又難以運輸和儲存。因此,方便儲存、口感甜而不膩,又可補充水、糖分和維生素C的水果罐頭,成為生病中的東北人首選的營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