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的果實呈罌粟花狀,結果期為4月-165438+10月。剛長出來的時候是綠色的,越長越會變成紅褐色。
因其色黃,形似梅花,花瓣似絞蠟,臘月開花,故名“臘梅”、“臘梅”或“黃美華”。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臘梅,名黃美華,非梅,因香、色與梅相似,故名”。
臘梅冬天開花,香味無比。它在百花雕零的冬天綻放,是中國珍貴的花卉之壹。蠟梅耐寒耐旱,喜光環境。壹般其繁殖以嫁接為主,也可分為植株、播種、扡插、分層。
栽培技術
采用嫁接、扡插和分株繁殖,以嫁接繁殖為主。嫁接可以用幼苗或分株苗作為砧木進行扡插或出芽。春季葉芽萌發後可進行扡插,雨季可進行芽接。嫁接成活後,應及時除去砧木上長出的分蘗。蠟梅枝條粗壯,栽培時要修剪,以保持樹的美觀。
修剪可以在開花後,葉片發育前進行。長枝應適當剪短,以促進多條短而壯的花枝。大多數壹年生枝條都能形成花芽。發芽後,幼果應被切斷,以便集中營養,形成新的花芽。落葉或花枯萎後施肥壹次,夏季施液肥2 ~ 3次,盆栽蠟梅每2 ~ 3年換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