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十年裏,韓國的甲狀腺癌人數快速增長,到2011年,韓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已經達到1993年的15倍,壹舉成為全球甲狀腺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
治療的手段之壹是甲狀腺切除。 但切除甲狀腺可能會帶來並發癥,可能造成甲狀旁腺損傷、喉返神經損傷。
而且,切除甲狀腺的人群必須在余生采取甲狀腺素替代甚至抑制療法,這壹治療本身就有健康風險和額外開銷。
實際上,甲狀腺癌具有惰性生長的生物學性質,即使發生了局部淋巴結轉移,復發率和死亡率都極低。甲狀腺癌發病率持續升高,而死亡率卻保持穩定,這類特殊現象即為“ 過度診斷 ”。
機會壹旦被過度炒作,就會走到另壹個極端,成為偽需求。
做癌癥篩查有兩個目標,壹是因這個癌癥可能致命的那些人,能夠控制得好;二是健康的那部分人壹直健康。
但是現在,走出實驗室的癌癥篩查準確率未必理想,而測出有癌癥風險的人群,如何幹預才是合理的,並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