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幹燥葉(或芽)。
畫
生產地點
所在地:江蘇、浙江、河北等地。大多是栽培品。
收獲加工
夏季枝葉繁茂時采收,去除雜質,曬幹。
特質識別
藥材
葉子大多是皺巴巴的,卷曲的,斷裂的。展平後的完整葉呈橢圓形,先端常尖或銳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鋸齒。兩側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有稀疏的灰毛,下表面有許多凹陷的腺鱗。脆脆的。氣息清香,味道略刺鼻。
性味取向
辛溫,入肺、脾經。
功效
發布散寒行氣安胎,解除魚蟹毒的原理。
主治療綜合征
(1)感冒咳嗽胸悶。
(2)脾胃氣滯證。
(3)氣滯胎動綜合征。
(4)食魚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嘔吐。
使用
湯劑,5-10g;魚蟹中毒,可單用30 ~ 60g不宜久炸;或者放入藥丸粉末中。外用:取適量,搗碎,研末,撒施或煎洗。新鮮產品也可以。葉善散寒,莖善理氣,寬中安胎。
註意使用
本品辛,耗氣,氣虛表虛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