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2月16日下午6點左右,雲南、貴州等地發生日全食,最長食延遲近2分鐘,太陽地平高度等觀測條件比1968時好很多。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之初,科學界春意盎然。中國科學院組織了各種團隊,對太陽進行光學和射電觀測,測量地球的電離層、地磁和重力場,並研究日全食期間的天氣變化。光學觀測站點為瑞麗縣營盤山,射電觀測站點為雲南天文臺鳳凰山觀測站。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拍攝了壹部日食觀測全過程的紀錄片。中國科協還組織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學生到雲南觀測日食,當地村莊的人們都戴著墨鏡。那場面真的很感人。
1997年3月9日日食的月全食帶從新疆北端掃過蒙古,穿過黑龍江的遠北,止於北冰洋。漠河縣是中國唯壹位於日全食帶上的城市。當時太陽高度適中,成為最佳觀測地點,最長的壹次月食持續了2分半鐘左右。日食時恰逢世界矚目的海爾-波普彗星也高掛在天空中。來自臺灣省、香港、澳門的3000多名中外專家和愛好者齊聚這座中國北部邊陲小城,觀測場面相當壯觀。中央電視臺和黑龍江電視臺也進行了直播。這次日全食研究的科學成果,後來被編成了壹本書《日全食與近地環境》。
應該是這兩次中的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