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民間中秋活動始於魏晉,但並未成為壹種習慣。在唐代,在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
3.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節,並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賞月更多的是因為感受到物傷,常常以陰晴圓缺比喻人間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潔的明月也掩蓋不了宋人的憂傷。
4.明清以後,由於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日本和中國的世俗趣味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神話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崇拜、祈禱和世俗的情感與願望構成了普通民眾中秋節習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間的拜月成了人們對團圓、娛樂和幸福的向往;按月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