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聞吧,拼音:zhiru ò w m ng wé n,出自明代朱國楨《建築小品》:“書上說,沈懿厲聲,充耳不聞,因與他相煩。”解釋:set:put;如果:好像;王:沒有;聞:我聽到了。放在壹邊;仿佛沒聽見;形容聽而不聞。
同義詞有:不理,不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視而不見,擱置,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視而不見等等。反義詞有:打雷、坐起來註意、集中註意力、擔心、聽、記、聽等。
充耳不聞造句
1,沒想到他對這件事視而不見。
2.怎麽能對長輩的教訓充耳不聞呢?
3.然而,他們對這種正義的、有血有肉的呼籲充耳不聞。
4.壹些學生對學校的規章制度充耳不聞。
5.小麗對老師的勸說和同學的意見充耳不聞。
6.雖然我的意見並不完美,但是他這種裝聾作啞的態度實在是氣人!
他對自己這次犯的錯誤充耳不聞,卻壹錯再錯。
8.他遇到了很大的麻煩,但他充耳不聞。
他對同學們的建議和批評充耳不聞。
10,如果妳今天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妳將來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