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藥味甘,性寒。歸腎經和膀胱經。
功效:利尿、消腫、燥濕、清熱。
app應用
1.水腫、排尿困難和腹瀉。本品滲透性輕,利尿作用強。常與茯苓、豬苓、桂枝同用,如《傷寒論》五苓散。澤瀉能利尿固大便,治脾胃虛寒,水谷分不清,泄瀉不止。與厚樸、蒼術、陳皮等配伍,如淩薇湯(丹溪心法);本品利水祛濕,促進痰飲,常治痰飲所致眩暈,與白術同用,例如澤瀉湯(《金匱要略》)。
2.淋病,遺精。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熱,又能排腎經虛火,尤其適用於下焦濕熱者。故治濕熱淋證,常與木通、車前子同用。治腎陰虧虛、火旺之遺精潮熱,常與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小兒證治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 ~ 10g。
古籍文摘
1.藥性理論:“治腎虛精,治五淋,益膀胱熱,利水行。”
2.《本草綱目》:“燥濕通淋,止渴,治水腫止瀉,輔之以豬苓。”
3.《本草綱目》:“滲濕熱,飲痰,止嘔,瀉痢,絞痛,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