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自秦漢時期(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0-220年)就有制作。大豆經枯草芽孢桿菌發酵制成豆制品,有粘性,有臭味,微甜。
古籍記錄
日本古書《河漢三才子會》記載:‘納豆自秦漢始制。’起源於中國的豆豉,在日本曾被稱為“豆豉”,平城井出土的木簡中也有“豆豉”二字。
豆豉是在寺院的寺院中制作,存放在大桶中,再由禪僧從秦漢時期傳到日本寺院,所以納豆最早是在寺院中發展起來的,也叫“湯納豆”或“鹹納豆”。後來根據當地環境開發了納豆,比如日本用醬油代替豆豉,或者用醬油代替豆豉。在日本,基於各地區的特色,大龍寺納豆、大德寺納豆、壹休納豆、戴夫寺納豆、烏鎮寺納豆等地方特產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