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起源於春秋晚期的吳國後都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宋朝陸遊的《對食戲作》曾寫道:“春前臘後物華催,時伴兒曹把酒杯。蒸餅猶能十字裂,餛飩那得五般來。”可見餛飩的悠久歷史了。關於餛飩的最早起源,目前有兩個版本:
第壹個來源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越國,日日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西施為了給他找新的樂子,做了這道面食,並命名“餛飩”,暗自諷刺夫差的渾渾噩噩、混沌不開。
第二個版本將歷史推進到西漢時期,北方匈奴經常騷擾劫掠漢朝邊境的百姓,於是老百姓用肉餡包成吃食,稱作“餛飩”,代表北方混蠻的匈奴,吃了餛飩以求太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