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宋末,陽江市附近的鄉下有壹位老婦人。有壹天,她得到了很多人們拋棄的鍋巴。她拿回去泡在殘湯裏。吃了兩天,她就把這些鍋巴放到房頂上曬幹,以後吃不到飯的時候當幹糧。她把那天之前為了充饑而儲存的鍋巴拿出來,把用鍋巴得來的糖吃了下去。老婦人把剩菜揉成壹團,晾幹,準備下飯吃。吳夫人的“粉餅”從此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成為今天炒年糕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