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月是壹月,古人稱夜為“宵”,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根據中國民間的傳統,在春天回歸元朝的節日晚上,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地上有成千上萬的燈籠,所以人們可以觀看燈籠,解開燈籠上的謎語,吃元宵,和家人團聚。
3.元宵節始於漢明帝時期,他提倡佛教。相傳佛教中正月十五,和尚觀佛物,點燈拜佛,於是命令和尚當晚在紫禁城和寺廟點燈拜佛,並讓文人掛燈籠。後來,這種佛教禮儀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