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飯煲裏有刻度指示壹杯米,壹杯米應該放多少水。非常方便,不需要電子秤測量。
大米的出現可以追溯到粥。因為控制粥水量的要求比米飯低,所以中國古人逐漸掌握了不同水量的烹飪效果,研制出了更飽滿的米飯。由於現代的碾谷技術比古代越來越先進,人們吃的大米也逐漸由糙米變成了白米,甚至出現了未淘米等白米,但糙米表面儲存的各種營養物質即米糠都流失了,只剩下澱粉等糖類,這也造成了現代人糖尿病病例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