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魚加鹽等調料腌漬之,使久藏不壞,古代稱為“鲊”。本為古人防止鮮魚變質,加以處理的壹種方法。糟魚,腌肉也可稱為“鲊”。《說文.魚部》:“鲊,藏魚也。”《淵鑒類函》卷三八九引《漢書》:“昭帝時,釣得蛟,長三丈,帝曰:此魚鱔之類。命大官(禦廚)為鲊,骨肉青紫,食之甚美。”蛟,指鯊壹類的大魚。《晉書.列女傳》:“[陶]侃少為尋陽縣吏,嘗監魚梁,以壹坩鲊遺母。”南朝齊王融《謝司徒賜紫鲊啟》:“東越水羞,實罄乘時之美;南荊任土,方揖鲊魚之最。”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安祿山恩寵莫比,其賜膳品,月有野豬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