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在2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已經提出健康飲食的合理結構。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精細化,魚肉、果菜等在飲食結構中所占比例增加,導致飲食失調,疾病橫生。因此,重建合理飲食對健康生活有相當意義。
在古代,五谷沒有粗雜糧的分別,50年代起,我國從口糧制度管理出發,將糧食人為地分為主糧、雜糧,或稱細糧、粗糧。大米和小麥被稱為細糧,其他就成了粗糧或雜糧。隨著研究深入,人們發現,粗雜糧除了與細糧壹樣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外,還有多種治病防病功能。
所以說,多吃點吧,多處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