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人的年夜飯壹般都是吃餃子,其象征意義是更歲交子,是辭舊迎新的意思。
2、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壹。古稱“角子”,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壹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
3、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壹般要在除夕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壹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