蒓菜,別名蒓菜、水葵花。它是壹種多年生湖泊草本植物。地下莖呈白色,匍匐在水底的淤泥中,主莖和枝條隨水流彎曲。四月,像荷葉壹樣的蒓菜葉逐漸展開,漂浮在水面上,正面綠色,背面暗紅色,有透明的膠粘物。每年清明至初霜,可采摘嫩葉食用。長夏以前叫春蒓菜,長夏後來叫秋蒓菜。以蒓菜為湯,香脆嫩滑,清齒頰。蒓菜原本是野生的,在東山的南河邊和西山的霞霞灣都有。直到明末清初才開始栽培。蒓菜營養價值高,具有補血、潤肺、健胃、止瀉的功能。可烹、炒,尤其配以魚湯或肉湯,鮮香可口,味粘甜,色、香、味俱佳,被譽為江南名菜。初夏,洞庭東山周邊近萬畝湖泊披上壹層綠色的水盾,美麗動人,年產量幾十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