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成語,意思是雙方相持不下,兩敗俱傷,第三者乘虛而入。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
用法:作謂語和定語;用來勸人。
比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聖賢明鑒,足以起到警示作用。
造句:
1,妳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我們內部互相爭鬥,煮豆,結果別人受益。這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由於兩人拒絕合作,白白給了對手壹個大好機會。這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