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月圓節、中秋節、中秋節、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中秋節起源於對天象的崇拜,由古代對秋天月亮的崇拜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的節日是在千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壹天舉行,後來轉移到農歷(陰歷)八月十五。有些地方把中秋節定在農歷八月十六。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燈籠、賞桂花、喝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持續了很長時間。
吃月餅其實是“祭月”習俗的壹部分,這是中國非常古老的習俗。月餅是古代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節的時令食品。在古代,每個中秋節晚上都要祭月。擺好大香案,擺放月餅、水果等祭品。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月餅作為祭拜月神的供品,歷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