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歷史學家《屈原和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崗,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天問》等不朽詩篇,這些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第二,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我們不僅吃粽子,還有麻花葉、糖糕、菜角。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葉,可以辟邪驅蟲。孩子們手上戴著彩色的線,脖子上掛著香囊,象征著好運、和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