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要先分清陰陽,陽虛陽虛怕冷,陰虛怕熱。腎陽虛體質進補應以溫熱為主。補陽藥多是熱性藥,如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肉蓯蓉、巴戟天等,可用肉桂、鹿茸煲湯,煲牛肉、羊肉、狗肉都可以,用冬筍、黑木耳炒菜。
腎陰虛的人,大多臉發紅、五心(雙手、雙腳、胸)煩熱,應以甘涼滋陰為主,忌用辛燥耗津、苦寒傷陰之品。補陰藥多是甘寒藥,主要有六味地黃丸、西洋參等。腎陰虛者可平常多食用山藥、枸杞子、鹿角膠、核桃仁、海參、銀耳等。
陰陽兩虛進補,宜采用陰陽並補,養陰溫陽和滋陰壯陽等補法。陰陽並補可以用陳李濟壯腰健腎丸,也可以用太子參15克,白術15克,山藥30克,茯苓20克,黃芪30克,紫河車15克,當歸15克,鹿角10克,龜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勞葉12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