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史料中也會記載冬至這壹天的開始,時期源於漢代。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非常的流行。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九九八十壹日,為寒盡。”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壹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壹年中白晝最短的壹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冬至到來,意味著開始“數九”的日子,冬至日是“數九”的第壹天,俗語有“壹九二九不出手”,壹年中最冷的日子即將來到。冬至這壹天在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風俗,這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