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餃子
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
2、火燒
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竈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竈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面、炕制,壹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3、竈糖
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要首推竈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
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竈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竈用竈糖,並非粘竈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竈君奶奶的嘴
4、吃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壹鍋倒”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