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起源於紀念春秋時期的介之推(姓氏介名推,又稱介之推,是虛詞,兒子是尊稱)。
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割股充饑。晉文公回國當君主後,分封時忘了推介子。介子推不想誇耀自己的功績,爭寵,就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去綿山找介子推,介子推不想做官,躲在山裏。晉文公的手下放火燒山,原意是要逼介子推出山。結果介子推和他媽被壹棵大樹活活燒死了。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節退死的那天,不生火做飯,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2.寒食節的意義
以忠孝為核心的寒食文化內涵和由忠孝延伸出來的誠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國傳統道德的核心,是民族祖先文化的根基。
這也是維護國家和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在當今社會,凝聚人心、凝聚中華之魂、實現祖國和平統壹、構建和諧社會是壹種重要的活動方式和精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