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人參的真偽?
清代鄭玄宰寫了壹本叫《人參圖說》的書,說:“三七種類繁多,惟望聞可辨。真正粗糙的是白色的,微潤的;假人參如白粉,可攀斷。那些熟悉的真參,也就是白的沒有硬心的,而假參就像蘆筍和麥冬壹樣硬,很難切。蘆葦根上有黑暈,生肉和皮紋上有鼓和釘,但有很多假人參。人參的氣味芳香微苦,而三七則是辣、甜、苦、苦、無味、草香,或者樟腦冰。人參不喜訴訟,生澀,人人有神光,假人參無神光。人參有橫線和直線,但假人參有橫線或直線。只是加了糖鹵,氣味混雜,難以分辨。壹旦做緊了,形狀就變了,所以糖鹵就沒有了。很難區分頭尾、薄膜、碎條、人參和肉。小心別信以為真。“鑒別藥材有“三字經”:看、嘗、摸。買人參的時候,向商家要壹小根人參須,放在嘴裏嚼壹嚼,嘗壹嘗,馬上就有味道:人參有微苦的味道,假人參的感覺是“辣、甜、澀或無味”。多試試。筆者在人參市場發現了有點辣的假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