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飯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人民公社”的出現,這也與大躍進中加速的工業積累密切相關。在壹個合作社裏,農民的口糧分配給壹個家庭。進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後,公社和生產隊管口糧。這也是當今最受詬病的“食堂”和“大鍋飯”。當時“大鍋飯”是相對於口糧分配而言的小鍋煮,“大鍋飯”是分配中平均主義現象的形象比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平均主義”現象依然存在,導致消極思想產生,“同壹件事做得好,做得不好”導致內耗嚴重。後來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