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的此時都是鳳眼果上市之際。鳳眼果相傳由唐代三藏法師從西域傳入。其果肉黃色,煲熟後松香甘美,味似風栗,有點蛋黃味,富含澱粉和糖分,營養十分豐富。中醫認為,它有健脾固腸、調理泄瀉的功效。與清熱養陰的鴨肉清燉,是長夏與初秋的美味家庭靚湯,尤為鮮香清甜,有健脾益氣、養胃滋陰的作用,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鳳眼果500克、冬菇25克、陳皮1/4片、光鴨半只、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在鳳眼果殼劃直痕,置沸水滾片刻,取起去殼衣;冬菇去蒂用溫水浸泡;光鴨宰洗凈;瘦肉洗凈;陳皮浸泡去瓤。壹起和姜下燉盅,加水2000毫升(8碗量),加入少許紹酒。加蓋隔水燉兩個半小時便可,此量可供4~5人用。